武术器械

武术演练时使用的器具或兵器的总称。分为长器械、短器械、软器械三种,主要由古代兵器或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具演变而来。兵器是进行战争的重要工具,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,古代兵器不断改进和发展,性能也不断变化。例如,在原始社会,人们为了自卫和猎取生活资料,用棍棒作武器进行斗争,后来人们为了争夺财富,制造了有杀伤力的武器;在殷商时期,以车战为主,出现了铜制的矛、戈、戟、斧、钺、刀、剑等武器,同时出现了这类武器的用法,如劈、扎、刺、砍等技术,而且有了比赛形式,用以较量武艺的高低;春秋战国时期,铁器出现,步骑兵兴起,武器种类更加丰富多彩,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;到了汉代,有了剑舞、刀舞、双戟舞、钺舞等。总之,古代兵器在其发展过程中,除用于实战外,也用于演练、防身和健身,成为锻炼身体的器械。特别是火器出现后,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健身防身的需要,有的古代兵器的军事实用性逐渐减退,甚至被淘汰,而有的便于演练的兵器作为武术项目的器械保留下来并继续发展。

现在,由于健身锻炼和武术竞赛的需要,对常用武术器械的规格——制作材料、重量、尺寸、硬度等都作了具体规定。常用的长器械主要有枪、棍、大刀、戟、戈等;短器械主要有刀、剑、鞭、钩等。弓、矢、弹弓已不列为武术器械;而拐、盾、匕首、鞭杆、圈、流星锤、锐、叉、耙、锤、抓、峨嵋刺、斧、钺、铲等常用于武术表演。《武术竞赛规则》规定的竞赛项目中,除了刀、剑、枪、棍外,将其他器械分为三类:第一类,单器械;第二类,双器械;第三类,软器械。

(来源:《中国武术百科全书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)

责任编辑:程卫军